今年以来,国内糖价总体呈现振荡下跌走势,郑商所白糖(5982, -5.00, -0.08%)期货价格从年初的7000点跌至当前的6300点附近,并维持弱势整理。在糖价下行压力增强、波动幅度加大之际,国内涉糖企业如何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实现稳健经营?近日,郑商所考察团对几家主要糖企进行了调研采访。
白糖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商品,关乎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低收入地区的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为此,近年来,政府在发挥市场作用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政策调控,以期提高市场价格,合理引导市场为国内食糖产业链上下游服务,进而提升整个行业的综合竞争力。
目前,政府对于食糖产业采取了进口管控,实施了行业自律,并通过贸易保障救济大幅提高了进口成本,这些政策措施在过去的一年里也取得显著的成绩。比如,2016/2017榨季,国内白砂糖销售均价达到了6674元/吨,较前一个榨季提高了1065元/吨,制糖行业实现了全面盈利,蔗农糖料款得到及时兑付。
资料显示,2016/2017榨季,我国白糖产量开始从2015/2016榨季870万吨的低点回升,达到930万吨。2015/2016榨季我国糖料种植面积2135万亩,回到10年前水平,2016/2017榨季种植面积约2250万亩,2017/2018榨季种植面积进一步增长,预计达2350万亩左右,恢复到2014年水平。
记者在采访中粮屯河糖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粮糖业)副总经理吴震时了解到,2016/2017榨季,广西、云南、广东仍然为国内白糖的主产区,其中,广西白糖产量达到530万吨,占全国产量的57%,主导地位不变,但产量占比连续三个榨季下降。内蒙古甜菜种植面积快速增长,预计2018/2019榨季有望与广东产量相当。在白糖消费方面,2015/2016榨季我国白糖消费量为1520万吨,2016/2017榨季预计白糖消费量小幅下降到1450万吨。自2013/2014榨季以来,白糖消费量一直保持1500万吨左右的相对稳定量。
“我国白糖每年消费量大概在1500万吨左右,而国内产量大概在1000万到1050万吨,这种结构性的缺口是很难通过国产糖来弥补的,因为土地等因素的限制,国产糖产量到1100万吨可能就是一个顶部了,所以在消费继续快速增长的过程中,这部分缺口是要通过进口糖来弥补的。”路易达孚(中国)贸易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执行官周学军介绍,白糖进出口方面,按榨季计算,2012/2013榨季以来的五个榨季,进口量分别为366万吨、402万吨、481万吨、373 万吨和193万吨(2016/2017榨季数据截至2017年7月份);出口量分别为4.6万吨、4.7万吨、5.9万吨、15万吨和8万吨。
我国是世界上第三大食糖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世界上食糖主要进口国之一。食糖作为重要的大宗商品和战略物资,其市场供求与价格波动对产业发展与人民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大力建设与发展白糖期货市场显得十分必要。
据了解,郑商所白糖期货合约自2006年上市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培育,已经成为期货市场上较为成熟的品种之一。白糖期货市场基础稳定,功能发挥良好,在近三年的功能评估中,一直名列农产品期货品种的前列。据悉,目前国内重要的制糖、加工和贸易企业都已经参与了白糖期货,运用期货工具进行产品销售、采购、套保、融资等,这其中不乏中粮糖业、广东农垦、蒙牛乳业等大型企业。
“白糖期现货价格一直保持较高的相关性,价格发现功能发挥良好,期现价差波幅逐渐收窄,白糖期货和现货价格相关系数高达0.99,价格波动趋于理性。郑商所通过合理布局交割仓库,利用高效的交割体系确保期现价格在交割月实现回归。目前白糖期货盘面已基本反映了国内食糖现货市场的供求状况,实现了期货市场发现远期价格的功能,是我国食糖企业,尤其是贸易及终端企业重要的定价工具。”郑商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了引导企业尝试利用期货工具,郑商所2010年起启动了“点、面基地”建设活动,鼓励企业积极宣传和推介利用期货市场的经验和做法,拓展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山东星光糖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星光糖业)董事长曹永兴告诉期货日报记者,星光糖业2015年被评为郑商所白糖期现结合“点基地”企业,对下游客户,公司利用期货进行基差点价交易,包括采购和销售环节,不但使公司提前锁定销售价格,也让客户锁定这一年或半年甚至几个月的原料成本,规避了一些市场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而且减少了采购的成本。今后,公司会逐步推广与更多的大型企业或贸易商根据不同需要进行点价交易的方式。
随着国内期货市场对白糖产业影响加深,以点价交易为代表的期现货结合新模式成为糖企利用期货市场的重要方式。点价交易的方式,不但解决了产销之间不平衡的问题,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传统贸易定价方式的价格风险。